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探索

 

【作者】 胡德莲

【机构】 重庆市涪陵十八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基于语言的工具性特征,学习一门外语的最终作用,在于应用其解决生活问题,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仅仅表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上,对于外语的应用能力有所欠缺,在新课改后,学生的语言能力成为得要的素质目标,本文主要论述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培养。
  【关键词】 现状;语言能力;策略

  高中各学科的教学目标都指向高考,高考是直接影响高中生学习方法、态度和方向的关键因素。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涵盖了对学生语言知识、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共同培养,尤其注重对英语思维能力和应用水平的塑造和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结合,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梳理、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思维和创新视角,进而培养多样化的思维意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活动中。
  一、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培养语言能力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当前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中,部分课堂教学的开展流于表面,尚未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框架,既不能够满足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也不契合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多方需求,综合导致课堂教学成效低下难以提升。特别是将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高考卷面简单地画上等号这种方式,学校只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卷面成绩而未考虑到长远角度上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又或者对于综合素质培育抱有畏难情绪而不愿意去探索与尝试,这就导致课程教学方向存在一定的偏颇,相应地也就使得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得不到训练与提升。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尚未跟上时代的需求,反映到客观教学情况上即为对词汇储备与语法知识积累的单方面训练,而未结合词义使用场景、语法引申意义等实际运用方面的教学训练,学生在接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认知是彼此割裂的,语言思维、写作技巧和语法知识彼此之间互不交叉,也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提升语言能力的相关策略
  首先,在高中英语的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和创设一些情境话题和情境,引导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相应的语境中,努力调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思维,完成相应的交流和表达。教师需要把课堂的主导地位还给学生。他们不能只是把教学解释扔到教室里,这会减少学生参与英语口语交流的机会。相反,他们让学生真正体验并尝试实践和应用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在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主体的前提下,教师的教学能力更高效、更有效。作为话题的引导者和导师,学生在安排好情境后,可以自由地尝试运用语言能力,锻炼自己,强化思维,并从中获得全面的提高效果。例如,如果在课堂上提到一个与食物有关的话题,老师可以利用这个话题建立一个主题场景,可以包括食物、健康等方面,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地与这些话题交流,并练习使用在课外拓展中学习和遇到的相关单词和句子进行交流和表达。此外,教师还可以不时设计和举办其他形式的活动或游戏,包括竞赛性质的competition以及故事会性质的speech and discussion等,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为他们创造多样化的语言环境,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动力。
  另外,教师还需要做好自身工作,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并具备与之相符的语言知识水平及能力。如前文所说在教师自身观念尚未打破桎梏的情况下,教学模式就一直想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倾斜,这种影响还是过于顽固。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盯着高考,而要放得更为长远,从学生未来发展情况及其需求来审视当前教学工作所能做到的与所准备要做的目标。根据过往经验来看,在学生层面也是有很多人依然处在应试教育的固有思维之下,这种学生有的英语卷面成绩还很高,但是口语、拓展训练等方面就体现出了语言能力上的缺陷不足。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也是对学生不全面的英语基础进行完善补足,高中英语教师务必重新调整在教学工作中秉持的理念和观点,因为这些也会渗透在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也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对于学生就要起到表率作用,我们自身的教学修养与知识储备是可以反映在学生学习到的语言能力水平上的。在课堂教学里师生沟通之间就可以借助英语来完成,包括提问和解答,也包括其他主题活动,这样学生既接受了语言知识的巩固练习,又能让语言能力的实践水平得到锻炼和提升,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学习方法上还要注重创新。新课改确立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这一宗旨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采取相应策略来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践也证明了学生自身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下,其成效都比让教师被动灌输知识要高得多。高中英语课堂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的关键因素,往往就在于采取的学习方法上,为了促成这一点我们教师就需要对于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加以指导和改良,通过种种新型方式将学生稳定在学习主体地位上,以兴趣为钥匙带领他们完成并拓展学习任务。现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都很重,时间安排紧张,这就让不同学生对于学习时间和内容的规划比重上会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倾斜,有的学生对于英语不够看重,只是背一背记一记就过去了,学习时间安排给了其他学科,这样会使得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并且很多重要知识点没有识别出来更没有掌握,语言应用能力长期停滞不前。这就凸显出了主体地位对于学习效果的促成作用,它不是教师多加督导催促就能实现的效果,而是出于学生自身兴趣和喜好而形成的。要想提高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就要更加灵活地安排教学活动、运用教学手法,大胆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发挥和思考,像有的课程就可以完全交给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我学习。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根据各种英语语言技能,引导学生全面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利用英语课堂,提供锻炼交流的机会,开展英语实践,不断提升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徐萍.例谈语言能力提升与批判性思维培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融合[J].内江科技,2020(8)
  [2]田伟.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语言能力[J].职业,2020(2)
  • 【发布时间】2024/12/25 13:13:17
  • 【点击频次】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