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作者】 罗 蓉

【机构】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怎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怎样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上述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研究性学习为我解决了上述难题,这种学习方式所构建的开放式学习环境,不但能通过具体的选题方法和实施策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而且还能够通过对具体思路的分析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失为学生的“指路明灯”,老师的“镇坐之宝”。
  一、生物学研究性课题的选题方法
  选题方法是我们在生物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好的选题方法不但能将普通的问题特殊化,还能将特殊的问题精彩化,也就是说在研究中强化问题的意识,及时专注灵感,将问题深入化、细致化,提出新的有创造性的设想。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此方面教育的主要引导,具体说来:
  (一)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具体说来是要学会观察生活、社会和自然中的各种现象。
  (二)要引导学生善于借鉴。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从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发现他人思想的闪光点,及时的补充自己的不足与缺陷。
  (三)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会研究的往往善于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能力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因此要关注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并且把它充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中去。
  (四)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灵感。这是科学思维的发散特征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生活中、头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的种种设想,然后通过各种实际操作进行研究验证。
  (五)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问题。好的研究课题绝不是不可重复的,相反,好的课题往往具有发散性、地域性、艺术性等特点。
  (六)要引导学生加强个人美学修养。即加强学生对美的洞察力和创造能力。
  二、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理论先行策略。具体培训点:1.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价值定位;2.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和条件;3.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二)激励参与策略。具体方法:1.转变教师角色,教师通过谈话式、讨论式、过程式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以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形成师生、同学间的多向交流。2.鼓励学生质疑,在课程启动阶段以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归纳出有“研究”价值的课题。3.在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和见解暂不做任何评价,以营造畅所欲言的思维不受阻碍与压抑的氛围。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从众多的思路和方案中进行选择、改进、重组,择善而从;同时“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障碍,帮助学生认清已有的学习基础、生活经验,掌握相关的信息资料,使学生能及时地“反思”,调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以减少学习中的错误和尝试的任意性。
  (三)最近发展区策略。选择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开端,也是以后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保障。教师在设置课题内容范围时,要控制好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大发展效果,即让学生感到通过努力可以填充问题与解决方法之间的空间,为此拟定课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存,适于学生的发展。2.能启动学生的信源,利于师生的多向交流。3.学科知识与学生兴趣兼顾,利于学习的迁移,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需要许多方面的知识技能、技巧,促进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相关学科知识间的渗透。
  (四)鼓励性评价策略。教学评价对师生双方的教与学有着反馈导向作用。所以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要有终结性评价,还应重视形成性评价,使评价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中。具体操作可掌握以下基本原则号1.评价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即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开题时的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时评价,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2.注重对学习过租的评价,即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知识技能的应用和身心的体验、全过程的参与等方面的评价。3.开发多渠道的评价信息和多种评价形式。即评价的信息不仅来自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考察所获,也可以是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收集和提供的。评价的形式是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结果,可是定性的描述,也可是定量的评价。
  三、对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一)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研究性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进行的,以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并适当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1.对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的评价应从“信息处理能力、讨论发言积极、动手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及课题成果质量”方面评价。由“自己评价、成员间评价、组长评价”三部分缉成,分“优秀、良好、继续努力”三个等级。2.对研究性学习小组长的评价从“信息资料丰富、有文字性综述、讨论发言积极、动手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小组学习气氛好、课题成果质量高、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等方面评价,由“小组长自评、小组成员评价、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分“优秀、良好、继续努力”三个等级。
  (二)研究成果质量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之外,学习者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和课堂讨论的收获,可以按教师指定的题目在课堂之外继续探究和开展研究,也可以以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行拟定题目进行。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研究的方法,而且培养了科学精神和对待研究的科学态度。最终形成一种自主钻研、自主学习的科学素养。这种研究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踏上开拓创新思维的道路。
  • 【发布时间】2019/5/7 8:44:32
  • 【点击频次】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