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教育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

 

【作者】 刘卫新

【机构】 黑龙江省依安县新兴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生正值认知能力发展的初期,教师需要通过德育教育引导他们具备基本的是非观念,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更新德育教育观念,采取合适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使他们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 德育教育;信息化手段;认知能力;融入

  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网络浪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急剧的变化,各种意识彼此渗透,给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学校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期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积极正确的认知观念。如果教师没有尊重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采取简单粗糙的德育手段,容易造成小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德育工作难以开展。德国著名的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使学生主动配合德育教育工作,实现德育的目标。
  一、德育解读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学校应该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二、在教育教学中把德育教育融入课堂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参与程度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果让他们整节课专心听讲,实在是太难了。面对传统教学模式,难免会让他们感到枯燥,学习积极性相对不高,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关键。新课改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自身能动性、创造性与自主性。所以在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入传统文化的同时适时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老师的精彩设计和信息化手段予以展示,使学生不知不觉、自主自发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二)更好理解传统文化,德育作用显著
  文化是行为的内驱力,而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硕果,在专业教学中,通过专业教学的案例与传统文化进行融会贯通,以及传统文化的熏陶,重现相关的历史情境,使学生透过历史现象,领略传统文化的真谛;徜徉于历史的长河,在古往今来中感触生动形象的传统故事,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利用情境教育结合信息化手段,更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大量传统形象历史事件,适时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敬业情怀,德育效果显著。
  (三)德育教育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内化 
  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为给学生传授文化基础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信息化的辅助教学,课堂不够鲜活,学生的切入感不强,通过信息化的辅助教学学生不知不觉自发自动的成了课堂的主人。这个时候如果有德育教育的融入,学生在倾听中接受文化的熏陶,通过学生的分组辩论、在激烈辩论中形成头脑风暴,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将理论成功的转换为生活中的案例,学生不仅学会了课本上的知识,而且也弥补了传统文化知识相对匮乏的现状,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内化。 
  三、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运用激励机制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股内在动力,朝既定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在班级管理及师生交流中,有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于调动小学生的潜在积极性,强化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德育工作中的激励措施是教师德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许多教师的激励手段较为简单:一些教师往往使用口头表扬或奖状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励,但是这种形式只能取得即时效果,持续性不强。对生活在当今多元化社会的学生来说,这种单一的激励措施显然的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教师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激励机制。
  (二)采用行之有效的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是一种引导小学生主动规范自身品质的有效策略,能够提高教师德育教育的效率。根据这几年的班主任经验以及对德育教育资料的研究,我总结了一套效果较好的德育激励机制策略。第一步:建立小组德育积分奖励制度。我们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在作业、纪律等方面制定统一的目标和考核标准,即德育积分量化,将考核标准制度化,改变过去人为考核的主观性,体现了班级管理考核的科学性,公平性,客观性。这样的综合量化评价,突破了以往仅以学习成绩和教师的主观印象评价学生的做法,较好地适应新时期对学生进行全面、公正评价的改革要求,也可以刺激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第二步:制定各项激励措施教师定期总结量化积分情况,以小组总分进行排名,并在班级进行张贴,开家长座谈会时进行表扬,强化学生的荣誉感。有了分数的刺激,学生们对于自己德育积分非常重视。为了不让自己小组德育积分名次靠后,大家对扣分的点如缺交作业、迟到都很在意,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学习氛围非常活跃。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认真学习、积极向上的班风逐渐形成,我们的德育目标也在日常的教学中得到了实现。德育积分统计出来后,必须有一定的激励措施,使每一个学生重视德育积分。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座位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每调动一次座位都会承受着一定的压力。有了德育积分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因为我们可以按照积分的排名顺序,按身高每两周由小组自选座位进行位置轮换,这样既使学生对积分的重视程度提高,又让家长们心服口服。这种新颖的激励机制实行后,为了坐到自己心仪的位置,各个小组对德育积分的重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小组良性竞争的循环,班级日常工作的管理有了强有力的抓手,良好的班风建设也就水到渠成,无形中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德育工作。为了更好的激励学生,我们还创造了“班级拍卖制度”这种可视化的激励方式对小组成员进行物质奖励。每半个学期我们将所有小组和个人的德育积分进行小结,对于排名在前的小组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通过家长委员会,购买学生爱吃的零食和学习用品,在班会课上由班长按小组积分高低“拍卖”。这种方式既活跃了班级气氛,又让学生意识到德育积分是可以实实在在的给他们带来好处的,从而更加在意德育积分。这种形式新颖,正面刺激的方式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每次的“拍卖”活动,学生的热情是空前高涨的,同时每次拍卖完成后,德育积分清零,新一轮的竞争开始,这样为每一个小组和个人的进步提供了机会。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国家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变得越来越丰富。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有完善多样的激励机制,才能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才能实现我们的德育目标。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新课程改革契机,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现代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当前教育教学中有效的辅助手段,而德育教育融入信息化课堂这种新形式,进一步证实了这是教育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对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创造一种主动探究知识、注重实际运用的学习方式,为枯燥乏味的教育教学赋予全新的生命力,从而达到培育学生终身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终极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建秀.班主任工作初探[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6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6. 
  [2]张来桢.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27). 
  [3]刘本固著.《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4]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年1月. 
  [5]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2(2). 
  • 【发布时间】2019/7/12 17:01:48
  • 【点击频次】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