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校长办学能力提升之一 暨网络学习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

 

【作者】 宫本有

【机构】 吉林省通化集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需要教育的信息化过程,在信息化时代,学校的信息化发展需要校长的引领与示范,校长需要加强学习,提升信息化领导力。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学习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专家指导学习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已成为校长学习的重要形式,有力促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
  【关键词】 网络学习;信息化、领导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

  一、导言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时代不变的法则。发展与创新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质量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信息技术使得学校教育在课程、教学、管理、学校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导核心,要不断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给学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学习,提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决策、管理、服务和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化领导力,创新管理、革新管理,成为应用信息技术管理教育、经营学校的专家。
  二、什么是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2.1什么是信息化领导力
  信息化领导力,简言之就是领导信息化的能力。那什么是信息化呢?信息化概念产生于日本学者梅倬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谢阳群,1996)。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信息化的叙述如下: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
  领导力(Leadership)就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的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在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领导力是把握组织的使命及动员人们围绕这个使命奋斗的一种能力;领导力是领导者的个体素质、思维方式、实践经验以及领导方法等影响着具体的领导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总和,领导力是领导者素质的核心,不能把领导力和地位混为一谈,也不能把领导力和权势混为一谈。
  2.2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内涵
  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就是校长认可信息技术在学校中有效应用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规划、政策、策略以及日常的相关行为,让全校师生员工认同这个目标,共同努力,并最终实现学校信息化的过程[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指出: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第二部分“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明确指出管理人员要在“决策与规划、组织与运用、评估与发展、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要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创新,促进学校的信息化发展[4]。
  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和校长的道德领导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校长的教学领导力以及校长的文化领导力等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它不是单独的一种领导力,也不是在其领导力中增加一个新的板块,是校长整个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发展这样一个新背景下,校长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合理评价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应用绩效的能力,在学校引领和示范合理高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合理决策、公平地分配与学校信息化相关的人、财、物等资源,使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取得应有成效的能力。
  2.3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
  目前中小学校长在对待信息化领导力上主要有三种表现:一种是对其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认为信息化领导力的有和无、高与低对自己当前的领导工作没有多大影响,采取漠视的态度,传统学习方式在学校课堂中依然占主流,信息技术只不过是被视为现行课堂教学的点缀而已;第二种是比较重视自身的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但在资金、人员等方面捉襟见肘,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一种是对信息化领导力非常重视,不但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办公效率,而且能运用技术辅助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评价,在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长远规划,学校信息化进程中的资源分配,信息化给教师,给学生,给学校带来的巨大机会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突出代表是山东淄博市周村区北门里小学吕红军校长,他借助信息化,实现工作高效化,促进个性化;江苏无锡市蠡园中学邱华国校长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而远近闻名。
  三、网络学习支持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
  3.1网络学习的特点
  所谓网络学习,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协商学习的方式进行。相对传统学习活动而言,网络学习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丰富的和共享的网络化学习资源。二是以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三是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网络学习不仅是个体学习,更是社会性学习;网络学习不仅是“虚拟学习”,更是“真实学习”。网络学习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够轻松的创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在虚拟现实创建的真实情景中学习,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交流和协作,从而充分发挥创造性,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
  3.2 网络学习的理论基础
  网络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由“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所构成。人本主义理论提倡真正的学习应以人的整体性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人本主义认为学生自身具有学习的能力;当学习符合学生自身的目的时才会有意义;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涉及学习者整个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学习;同伴学习和小组学习,可促进学习。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3.3网络学习支持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这所学校的校长。面对伴随着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数字化原住民”——90后学生,50后、60后的校长们能否跨越“数字鸿沟”,担纲“数字校长”,引领学生、教师、学校在数字校园文化的浸润下,共同发展和成长[5]?所以当前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有效提升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呢?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学习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专家指导学习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有力促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
  1.自主学习是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的根本途径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
  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
  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在网络学习中,网络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知识信息及交流平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学习者在网络中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可以上传和下载学习资料,收听、观看多媒体课程;为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习者可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主题(也可以由组织者精心设计)。在学习主题下公开陈述个人观点,由其他成员审视、评论;学习者可查看各种观点论述,或采纳某一种观点。虚拟学习社区把各种观点放在一起是为了便于比较,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在各种思想、见识和阐释上取得一致意见,达成共识。
  2.合作学习是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的重要方法
  合作学习最早由Johnson在20世纪60年代年提出,是协作学习的一种形式,旨在通过更加明确的任务以小组的组织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需要接受指派的角色,学习小组需要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小组任务的完成需要成员相互独立的工作,小组整体和成员为达到小组的目标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和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合作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就要学会合作生活,合作学习。目前,在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有:问题式合作学习、表演式合作学习、讨论式合作学习、论文式合作学习和学科式合作学习。
  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校长作为学习者,在网络中可以与不同地区的教师组成学习团队,也可以与自己学校的其他同志组成学习团队,随时随地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解决小组共同的任务寻求最佳解决之法。在交流、共享或协作中,校长感到自己和同伴同属于一个团体,对学习组织产生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都有利于增强自身对合作的参与程度,为完成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合作学习有力促进了校长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成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的重要方法。
  3.专家指导是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的快速通道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的“海量”信息让人目不暇接,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信息虽多但良莠不齐,很多不健康的信息充斥其中。作为校长,如何避免陷入“网络迷航”、科学地选择需要的资源,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等问题迫切摆在了眼前。因此在应用网络资源时需要相应的专家来指导,在“何时用”、“用何处”、“怎么用”等关键问题上寻求专家的帮助。
  网络学习活动如果没有专家的适当指导,失败或无效学习的机会可能会加大。相对面对面的交流、讨论来说,其虚拟性可以避免因地位、身份和学识的不同,导致不平等的讨论,并可以在协商的过程中,将与论题相关的各种因素讨论清楚。更重要的是,协商是促使各种观点达成共识、使之收敛的关键环节。网络学习平等对话的交互环境,为观点的收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工具,专家就学习者的困惑和诸多问题,开展生动亲和的互动交流,高屋建瓴给予理论指导,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是校长领导力提升的快速通道。
  网络学习在促进校长全面发展还有诸多优势:如校长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结识成为朋友,虚拟空间缔结了真实的友谊;由最初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进而享受学习,提升了学习境界;透过网络学习看到了背后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学会用教育的视角反思技术的应用及如何运用技术支持有效的学习和管理……网络学习对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值得肯定,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其它学习形式的作用,要把网络学习、课题研究、论文答辩、专题论坛、校际互访、区域交流、异地培训等开放式学习有机结合。
  四、结束语
  学习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时代的校长要关注课程改革,关注课堂教学,关注学生成长,更要关注个人的学习与发展。校长要不断提升自己及其团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化领导力。只有运用教育信息化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信息化才会真正对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校长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创造精神,能“感探未发明的原理”,能“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一流的教育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200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3]刘美凤.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4.
  [4]教育部.中小学教学人员(中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2006-6-12.
  [5]王陆.未来学校前进之路——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愿景与实现.2010-11-30.
  • 【发布时间】2019/11/7 15:25:39
  • 【点击频次】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