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作者】 米合拉依·斯得克

【机构】 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要从各方面的细节做起,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以习惯促能力。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数学练习或完成作业时,经常出现因为失误而导致学习效率低的现象,这样一来对于数学成绩具有很大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更严重的是,因为屡屡受挫,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数学的心理,从而数学成绩持续下降。所以本文就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培养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方法

  数学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这门学科的一个基础,因此要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学生们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而往往在数学题习题中有一些计算的过程是非常的复杂,计算量也是非常的大,如果学生们没有足够高的数学计算能力水平,那么他们往往会在数学考试中,即使遇见他们会做的题,他们也会因为计算能力不够而丢分,导致学生在数学考试中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而小学数学则是在给学生培养数学这门学科的基础,只有在小学数学教学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他们才能够在以后学习更加高难度的数学知识时,在数学计算方面变得得心应手。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数学计算能力有哪些
  我们一直在强调数学的计算能力,那么数学的计算能力有哪些呢?学生们在计算时,需要调动很多身体的感官器官,主要就是眼、口、手。当学生们拿到一道数学计算题的时候,先调动的就是他们的眼睛,用眼睛来观察这道题,在通过眼睛的观察后,就会在他们的脑海里面调动他们之前记忆过的一些数学公式,用嘴巴先把这些题目自己默念一遍,然后再在草稿纸上进行演算。这就是一道题的解答的一个简略的过程,在这其中,学生用到了他们的观察力、口算能力和动手计算能力。因此,如果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先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口算能力还有动手计算能力。只有把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逐个提高,那么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被不断提高。
  二、引导学生学会计算方法
  计算学习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非常简单,不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格外重视此方面的教学。但是教师不仅要担任起教授学生知识的责任,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式。例如,教师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数学知识内容时,如运算124x36这道习题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之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式,通过回忆知识,学生很顺利地便将124x36的结果运算出来了。但是学生选用的运算方式是将124放在上边,但是如果教师提出将36放在上面,124放在下面进行乘法运算,学生便不知道怎么运算,甚至有的学生在运算时会产生错误。由此可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对学生进行计算则有着更大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习题计算时,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更要帮助学生对计算的正确方法产生认识,以能帮助其在今后进行数学学习时,逐步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三、培养学生学会简便计算方法
  小学生对于简单计算的方式都能熟练的掌握,但是结合到计算应用题里来,便很难进行运算,这样现象的主要成因也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很难灵活运用自己的思维去看待数学知识当中一些稍显复杂的内容。且在实际教学当中,学生对于简便算法的便利性也未能产生相应的重视,在解答一些习题时,便会浪费很多本应有效的学习时间。
  四、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
  其实在小学数学中有很多计算需要学生用到之前所学过的一些数学知识点,就例如学生在做最基础的计算的时候,学生要用到九九乘法口诀表还有一些运算的规则。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会在一开始就让学生牢牢地熟记九九乘法口诀表,因为九九乘法表是学生们在运算时候的一个基础数学知识点。此时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需要把这个乘法表能够以各种各样的顺序记牢,教师们也应该在课堂上进行抽背、进行默写,以此来保证学生们对这个知识点完全的掌握。进而学生们要开始了解它的一些运算法则,使它们的计算变得有规律可循。
  五、将游戏引入到小学数学计算中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通过死记硬背数学公式的方式,如果把学习引入到数学计算中,不仅可以保证小学生活泼的天性,还可以提高数学计算的吸引力。在小学生学习“元角分”这一章的内容时,可以将班级看作是一个超市,学生互相买卖铅笔、橡皮一类的东西,让学生亲自选择商品,并对其总价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外力帮助,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计算能力,以及数学计算的灵活运用能力。而且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出现溜号的现象,这使得教师的教学收益相当不错。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带动小学生参与计算过程。
  六、创设情景,挖掘学生计算潜能
  创设情景是现今教育中常运用的教学手段,要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样也可以利用这一手段。在创设情景时,首先要创设与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情景,结合教材内容以及计算法则,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让学生的思维高速运转,尽快在脑中形成系统的计算方法并用于各类数学问题当中。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以平面图形为主题创设情景,让学生以实际生活为样板,找出自己所能够明确的平面图形,并自主地对平面图形进行测量和计算,最终在规律中得出教材中的计算公式,深入地理解各类图形的计算公式。学生在推导的过程中更容易提起兴趣,计算潜能也更容易得到启发和挖掘。
  七、算理与算法的有效结合策略
  “算理”与“算法”要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计算精神,最大程度的让学生们理解计算的意义并且学会计算的方法。在教材的编排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算理”就是让学生们明确为什么这样列式,为什么要这样计算的一个道理;但是“算法”是分成了怎样列式和怎样计算的具体操作步骤,所以,我们要将“算理”和“算法”有效地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方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体验计算的能力提升和数学素养的整体拔高。
  通过让学生掌握算理与算法的结合,进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已经成为现在教学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算理和算法的方式研究,用最合理的结合方式教会学生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教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蒋明晓.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0):133-134.
  [2]王强国.数学“运算能力”的内涵、要求及提升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11):48-53.
  • 【发布时间】2019/11/7 15:38:31
  • 【点击频次】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