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策略研究

 

【作者】 张 琳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学校德育过程中,班主任就是“传送带”,时刻为学生输送“营养”。本文作者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经历,对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方法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班主任;德育;措施

  一、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工作至今,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对学生的深入了解、班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以及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梳理出现阶段中学生德育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精神退化。现在很大部分学生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精神退化严重,主要表现为: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洗衣、做饭、洗碗、打扫卫生、收拾家务等最基本的劳动都不愿意做,认为这是大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更有部分男生认为洗衣、做饭、洗碗、收拾家务等工作是女人的事情,自己做这些事情会很丢面子,劳动观念极为淡薄;在班级不愿参加打扫卫生、大扫除、体育锻炼等集体活动,就算参加也是敷衍了事,蒙混过关;在学习上不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和汗水,认为自己就“不是读书的料”,他们只知道成绩优秀的学生是“天才、学霸”,却不知道自己在睡大觉、打游戏、追星的时候,别人正在背课文、读英语、做练习……。
  (二)部分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减弱。学生时期,难免会遇到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矛盾、学习成绩等方面所带来的困惑,种种迹象表明,现在在校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比较弱[1],部分学生面对这些困惑显得尤为消极,一旦遇到什么挫折,往往是悲观面对、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个别学生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三)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日趋明显。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和别人比成绩、比贡献、比勤劳……,而是比谁家父母有本事,谁家钱多,谁家房子大,谁家车子贵,谁的衣服更好看,谁又换新手机了……。
  (四)部分学生存在“读书无用论”思想。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读书无用,认为自己父母有本事,成绩再差也能读好学校,自己什么都不用做也能拥有安逸的生活,他们把时间用在了逃课、打游戏、玩手机、网络聊天、谈恋爱上面。部分学生不但自己不学习,还在课堂哄闹、拉帮结派、组织其他同学和老师对着干,嫉妒成绩优秀的学生,对好学的学生冷嘲热讽,认为学习刻苦的学生就是“傻子”。
  (五)部分学生“三观”取向错位。现阶段中学生“三观”问题的主要表现:一是部分学生存在拜金主义思想。他们认为有钱才是硬道理,一切“向钱看”;二是把社会上一些腐朽的思想文化视为珍宝。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把铺张浪费看作是“阔气”,把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看作是“义气”,把说脏话俗话看作是“洋气”,把遵纪守法、勤俭节约、踏实肯干、勤奋好学等看作是“傻气”。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部分学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得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因素。首先,电脑、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中学生接触到了网络,致使部分缺乏自制能力的学生迷恋上网络聊天、网络游戏,有的不法分子甚至向中学生传播暴力、色情等信息,致使中学生迷恋其中无法自拔。其次,网络媒体大肆渲染,大肆报道娱乐圈八卦新闻,传播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致使部分中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关注娱乐圈新闻,盲目追星,盲目效仿,迷失自我。最后,人很难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社会上部分成年人抽烟喝酒、打架斗殴、脏话俗话等不良行为也时刻影响着中学生群体。
  (二)家庭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家庭经济条件明显改善,父母出现溺爱孩子、大小事情都为孩子包办的现象,孩子从小到大,父母从不让做家务劳动,认为孩子做家务、搞劳动耽误了学习,养成了孩子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习惯,导致孩子劳动观念淡薄、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现在部分家长都是以自己孩子中心,在家里面大小事情都不让自己的孩子承担,不论什么事情都惯着自己的孩子,导致这部分人员进入学校后,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无法承受大小挫折。部分父母认为不能让自己孩子过得比别人差,别人家孩子有的东西自己家孩子也必须得有,孩子需要什么都想尽一切办法满足,这样的心理和行为助长了学生的攀比风气。另外,家庭矛盾,父母离婚、留守儿童因素直接影响着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三)学校教育因素。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部分老师一味追求学生成绩排名,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和老师以学生成绩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德育工作。另外,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正确看待学生犯错和学生成绩,对犯错的学生进行体罚、责骂,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挖苦、讥讽,导致学生越来越反感学校生活,出现一些抵触情绪,为了找到平衡,会出现逃课、打架斗殴、课堂上起哄、和老师对着干、嫉妒成绩优秀的学生等现象。
  (四)个人因素。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心理上开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要求独立的愿望日益增强,不同层次的各种需要不断产生[2],对待事物非常敏感,他们可能会因为别人一句话,一个不起眼的行为而记在心里,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渴望像大人一样受到重视和尊重,渴望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当自己的行为得不到理解、尊重和包容时,他们便会产生很强的自尊心,会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只为求得更多关注。
  三、班主任德育管理的方法措施
  根据自己几年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就班主任开展学生德育管理的方法措施进行浅析。
  (一)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在班主任开展学生德育管理过程中,要时刻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和“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这两句古语的真正含义。在德育管理中,作为班主任,如果我们做不到以身作则,不做好表率、不起好带头作用,那么我们制定再多“制度”、下再多“命令”也起不到好的效果,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班级管理将会越来越困难。
  (二)理解学生,关爱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中学班主任,我们要正确看待学生犯错和学生成绩,千万不能以体罚、责骂的方式处理犯错的学生,不能以挖苦、讥讽的方式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应当以一颗宽容、善良的心,发自内心理解、包容、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
  (三)选好、用好班干部。在学生德育管理中,班干部起着连接老师和学生的桥梁作用,选好、用好班干部对于班级的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积极、品行端正、乐于奉献、有正义感是我对班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在班干部使用过程中,要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明确,鼓励班干部大胆开展工作,树立班干部权威。
  (四)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德育管理中,千万不能以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学生,以人为本,分析不同学生的特点,找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积极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这样可以建立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在成功的过程中渴望获得更大的成功。比如在班级里,可以通过评选学习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文艺之星、友爱之星、品德之星等荣誉称号,让更多学生得到鼓励和认可。
  (五)积极开展班集体活动。通过开展组织班集体活动,可以起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展现自己的特长、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等积极作用。通过开展集体活动,让学生把更多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面,丰富学生的生活,减少违法乱纪的情况发生。比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野营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展知识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端正学习风气;召开主题班会,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六)家长与老师联合,共同为学生德育发力。对学生德育的管理,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需家长与老师共同配合。作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参加班集体活动等方式,让家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教会家长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如何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对于有问题的孩子,班主任应当积极主动与家长联系,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共同为孩子德育管理发力。
  参考文献:
  [1]刘明海.重视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1999(1):83.
  [2]黄海燕.如何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J].技术物理教学,2013(2):21.
  [3]孔子.《论语.卫灵公》.
  [4]孔子.《论语.子路篇》。
  • 【发布时间】2021/1/7 13:48:53
  • 【点击频次】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