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析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作者】 唐元文

【机构】 广西百色西林县西林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广西百色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边远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21229)


  【摘 要】 素质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还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 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由于中国教育界长时间地忽略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且由于认识上面的局限,对心理健康问题谈虎色变,虽然现在许多中学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单纯的心理健康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而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极度紧缺,要在短时间内使大部分的学校师资配备实现到位,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在这个过渡的时期,如何对学生进行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师负有很大的使命。由于语文学科所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来讲,具有更多的接近学生内心世界的机会,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比如学生性格的成形、道德观价值观的建立、审美水平的提高等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2.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上师生缺乏互动。
  2.教学方式老套,缺乏实践。
  3.教师自身心理素质不高。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使学生对人生、对世界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正确的观察和分析客观事物,提高对挫折和心理冲突的忍耐力。同时有了远大的理想学生就不会斤斤计较眼前的痛苦和得失,从而有足够的动力克服悲观主义情绪。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材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并学习他们的精神。比如《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文章中的唐雎、曹刿就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挺身而出,他的言行流露出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学生要深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进行学习。在教室中也可以张贴一些名言警句,营造健康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教师也可以经常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艺作品,使他们从中吸取力量,以书中的主人公作为自己行动的楷模,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正确面对挫折,学会调适心理。不能怨天尤人,再尽力去补救或改变,走出困境。
  (二)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氛围。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教学中,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我针对语文学科特点,把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采取合作式学习,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交流。教育他们遇到争议时,既要据理力争,又要掌握语言分寸;既要各抒己见,又要集思广益。教会学生目标分享,信任别人和做人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人合作,又学会了关心、鼓励他人。为他们今后在生活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打下坚定基础。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如当同学间出现矛盾时,学会角色换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或者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便于问题的更好解决。  
  指导学生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学会真诚待人、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结协作,树立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使班级中形成“人人为集体,集体为人人”的良好道德氛围。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可以激发较高的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
  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关爱和信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觉得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行,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说我能行,我能克服困难,并创造机会,适当降低难度,使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有一次学习小组在汇报成果时,小组中其中一名学生成绩较差,平时很少发言,在其他成员都作了精彩发言,轮到他发言时,由于紧张也由于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说错了,同学们会笑他,不敢说。这时,我发动小组其他成员对他说鼓励的话,别害怕,你一定行,别紧张,你再想一想,我们支持你。可这个学生还是一言不发,我又让全体学生鼓掌鼓励他,我们全体同学相信你一定行。我又适时降低要求,让他先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在他读了后,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使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我又鼓励他说说为什么最喜欢这个句子,他在我和同学的信任和鼓励的目光中,慢慢地讲起来。在他讲完后,我又带领同学们再次热烈鼓掌。这样既使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信心,也使更多的学生在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受到感化。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而又专业性强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应当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不仅是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之一,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教师与学生心理协调的艺术,真正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6)
  [2]李文杰.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
  [3]王娟.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15(1):74-76.

  • 【发布时间】2022/5/22 10:27:18
  • 【点击频次】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