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试谈农村小学生感恩行为培养策略

 

【作者】 黄金米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是培养学生感恩心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基于此,小学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时,应当正视当前学生综合素养的实际情况,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行为规范,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出学校辅助教学的作用与优势,推动教育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让感恩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感恩就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报答感谢别人,是在别人对你进行一些帮助后你给予的一些回报,是对一个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够亲密的人给予你帮助所产生的一种亏欠心理。它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现在小学生感恩情怀缺失的现象非常普遍,他们感恩意识不强,以自我为中心,只知“我要什么”却不懂“要我什么”,更不能体谅父母的辛苦,老师的用心。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情怀?   
  一、要从家庭教育方面着手   
  小学生所在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是直接影响他们是否具有这种情怀的因素,所以只有把家庭和学校的环境糅合起来,协同教育,才能事半功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人生导师,他们的言谈举止时刻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及人生价值观。因此,在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平时接人待物时多用“请”“谢谢”“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亲身阐释“感恩”的含义。但部分农村的家长相对来说水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觉悟不够高,经常出口就是粗俗不雅的话语。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潜移默化了。另外,要想孩子感恩于你,自己首先要感恩于他人,给孩子树立好榜样,也许现在你对父母的态度就决定了将来孩子对你的态度。“一只木碗”的故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一对夫妇非常宠爱自己的儿子却对年迈的母亲非常苛刻,每天吃饭的时候都让母亲捧着木碗蹲在角落里吃饭。有一天,这对夫妇发现孩子总抱着一堆木头好像是在制作什么东西,就问他在做什么,孩子很认真地?说:“我也要做一只木碗,等你们老了,也让你们捧着木碗蹲着吃饭。”这对夫妇顿时羞愧的无地自容,再也不敢怠慢老母亲。
  多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才能体谅父母的辛苦。利用生活契機教育孩子,让孩子体验生活是一些父母的聪明做法。有一个家长跟我说,她从来不直接给孩子零花钱,而是让孩子自己从她手里赚钱。我疑惑,她说每次孩子要零花钱的时候她都会给孩子一个小任务,比如:洗一次袜子,倒一次垃圾……如果孩子完成了任务,就给他一些钱作为酬劳。所以她的孩子每次花钱都很有计划,而不是像其他孩子一样大手大脚。因为他体会到了赚钱的不易,也因此懂得了体谅父母。我很赞赏这位母亲的高明之举,爱,并不是要为他大包大揽,代劳一切,而是要让他懂得学会生活,学会感恩。
  二、其次才从学校教育方面教育   
  学校教育是在学校中实施的教育。特点: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有一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学内容。学校的产生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文字发展比较成熟之后。通常认为,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由非专门教育机构逐渐演变为培养人的主要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校教育得以逐步完善。学校是感恩教育的主要阵地,感恩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教师更应该适当地利用学校的一切可利用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环境对人有着巨大的影响。营造浓厚的校园德育氛围,合理的环境布置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因此,学校可以从改变校园环境入手,如教学楼、宿舍楼的标语、图片都围绕“感恩”这个主题精心设计,班级黑板报、学校墙报在传统节日中定期宣扬感恩事迹,以此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述说着感恩的话题”,让学生能时刻受到“以知恩图报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感恩情怀的熏陶。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以学生的“成人”教育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课堂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各学科感恩教育的素材,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感恩教育。所以,教育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该片面地传授书本知识而忽略了指引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此外,班主任应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展“知恩”“感恩”的主题班会,如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教育学生为父母、老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恩之情,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三、最后要在社会教育方面加以过滤 
  社会教育(society education),广义指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行的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教育活动;狭义指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开展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知识的教育活动。社会就像是一个大染缸,环境、风气就是染料,处在身心发育阶段的小学生就像一匹匹纯净无瑕的布。染料是什么颜色,布就会被染成什么颜色。因此,要想孩子成为一匹好布,社会应加大力度过滤社会文化,优化社会环境,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这对培养小学生感恩情怀,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深远影响。此外,社会应该积极发挥大众传媒强大的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优秀文化,对“感恩于心”“感恩于行”的行为进行肯定及宣扬;对忘恩负义、冷漠无情的人进行揭露批评。这样就能引导人们培养感恩、知恩情怀,构建和谐社会。   
  当代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的付出,是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把我们从呱呱坠地的婴孩抚养成人;感恩老师的奉献,是他们教给我们知识,让我们从懵懂小孩成为社会人才;感恩朋友的宽容,是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感恩祖国的呵护,是它培育了我们,给了我们生长的沃土。
  参考文献:
  [1]谢小萍. 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感恩之心的有效研究[C]//.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三).[出版者不详],2021:221-223.DOI:10.26914/c.cnkihy.2021.007242.
  [2]郭仪豹.小学生感恩心培养实践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20(09):161-162.
  [3]刘畅.如何家校协同教育培养小学生感恩情怀[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08):172+174.
  [4]韦婧.培养小学生感恩之心的实践研究——以菀坪学校实施“德善”品格课程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24):115+72.
  [5]王晓雯,陈慧.团体沙盘游戏在小学生感恩品质培养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2018(20):30-33.
  • 【发布时间】2022/5/22 10:29:31
  • 【点击频次】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