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 渗透乡土民俗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究

 

【作者】 查玉仙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则戎镇拱桥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中国的乡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民俗文化的根源和基因。语文教学承载乡土民俗文化,乡土民俗文化又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挖掘乡土民俗文化资源,既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增强语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体现人文性而提出的新要求;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爱国情感的必要举措,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乡土民俗文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地域性和开放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开发课程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从语文课程的选材角度来说,语文课程实际上就是百科全书。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当地的课程教学资源。笔者结合有关专家的研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充分挖掘乡土民俗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通道,引领学生从教材、综合实践活动、习作几方面有计划地采撷乡土民俗文化的习俗、风情等。最终推动语文教学的开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立教材之本,进行课堂渗透,引导学生感受乡土风情
  新课程改革提倡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乡土民俗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课程资源。《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里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就属于乡土文化范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将语文教材内容和乡土民俗文化进行整合学习,适时、适度地把乡土民俗文化资源引入语文教学,这样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实现了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自然延伸,还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生活化”的窗口,在开拓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更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黔西南州有浓郁的乡土民族风情,各民族的音乐、舞蹈、节日、风俗、服饰等独具魅力。如布依族音乐“八音坐唱”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之称,享誉海内外;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质朴、纯真、自然,被称为“东方踢踏舞”;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多姿多彩,让人留连忘返。特别是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族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果能恰当地将黔西南州这些优秀的乡土民俗文化与文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对比阅读与理解,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既能引导学生了解家乡传统风俗,又能在学生的生命里留下美好而温馨的记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渗透了乡土民俗文化,如部编版小学二年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中,作者以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传统节日——泼水节为线索,讲述了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在课前,我就和学生一道收集许多家乡布依族传统习俗的资料,在教学中联系了与傣族泼水节相近的地方布依族传统文化,给学生讲析。如果作品中没有融入这些地方特色的文化,如火红的凤凰花象征着傣族人民热情的生活。只从写作事件去理解文章,那么文章的字里行间就不能向读者展现出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不能突出泼水节的难忘。更表达不出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以此让地方传统文化首先在学生的心目中确立一定的地位,让他们逐步重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拓展延伸,引入家乡传统文化一些视频和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课后延伸环节中,我播放中央电视台民歌比赛视频——布依族音乐“八音坐唱”,让学生直观感受那宏伟的场面,吸引注意力。并相机向学生介绍黔西南布依族音乐“八音坐唱”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的悠久,品种的多样,影响的深远等等,让学生在拓展中了解自己家乡与其他地方风俗的不同,增强学生对家乡乡土民俗文化的自豪之感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感。
  二、踏家乡之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民风民俗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各地民俗地域文化本身来源于生活,所以要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地渗透乡土民俗文化,就必须让学生走入生活,亲身去实践,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实行“大语文”教学。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后的综合性练习中我就建议学生“到生活中去”。我鼓励学生以乡土资源为载体,黔西南秀美的风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乡土民俗文化为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土壤”。生于万峰林、长于万峰林的学生对此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房前“小桥流水、枯藤老树”,屋后“屹立着千奇百怪的山峰”,村庄“置身于锦绣田园之中”无不可以成为他们了解家乡风土人情的一景。除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有“声音活化石”之称的布依族原生态音乐“八音坐唱”和布依族传统节日等人文景观都值得学生去了解、参与和宣传。
  于是,我们带领学生踏上家乡之土,引导学生观赏家乡的一草一木外,还多次带领他们走进布依族村寨,与村民打糍粑,学唱八音座唱,学织布,了解布依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六月六”的来历,走进“查白歌节”,感受青年男女对歌的乐趣等深入观察和认识家乡布依族风俗民情。接着组织安排了“小导游”活动,让学生将家乡优美的风光和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布依族原生态音乐“八音座唱”竹子舞、板凳舞;布依族特色饮食“五色花米饭”、“布依狗肉”、“糯米粑”等介绍给到万峰林游玩的中外游客。从而让布依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处处留心皆学问。”在一系列走入乡土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了眼、口、手、耳等多种器官。他们记录了万峰林的美景和游客的感受;他们游览了古色古香的奇香楼;他们领略了“垂钓天堂”万峰湖的壮观;他们感受到了巧夺天工的奇特山峰;他们体会了打糯米粑的乐趣;他们听到了悦耳的八音坐唱;他们观赏到了优美的竹子舞和板凳舞……这些无不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家乡秀美的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布依族文化,让他们为家乡而自豪。
  每次实践活动回来后,我们都抓住时机让学生谈感受,提升他们对家乡布依族传统文化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这一次次的实地游览也让学生和八音坐唱、竹子舞、板凳舞、布依铜鼓等一些古朴的原生态文化做了一个亲密接触,让他们对此充满了好奇。趁这个有利的时机,我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最后请来八音坐唱的演员和舞蹈老师做指导,大家一起唱一唱布依八音、跳一跳竹子舞。这样的活动化教学,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热情极其高涨,对家乡布依族文化更是崇拜不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提升了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认识和了解,充实了文化底蕴,并在自主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赏乡土风情,书写生活感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民俗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一定的写作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写作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那么在学生对家乡的乡土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接触和感受后,他们心中就有了素材,且有了表达的欲望,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在习作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感悟说,我们特地带学生走进布依族村寨,与村民打糍粑,学唱八音、织布等,并让他们观赏一百多名演员在中央电视台表演的“八音座唱”视频,视频中那动听的音乐、那宏伟的场面让学生深有感触,于是在写作训练中我就鼓励学生在描写之中注入自己真实的情感,表露自豪之情。在课堂交流中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八音”之神韵》、《“八音坐唱”响神州》……小作者通过激情的笔调去感染班中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内心对家乡乡土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对中华民族宝贵精神遗产的欣赏与喜爱。这一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乡土民俗文化的印象,提高了写作与口语表达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贵州的经济正在迅速腾飞。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能抓住黔西南乡土民俗文化之根,引导学生认识脚下这块土地,感受乡土风情,提高乡土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一定会结语文教育之果。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精神基础。

  • 【发布时间】2022/5/22 10:35:20
  • 【点击频次】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