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

 

【作者】 王维鸽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实验初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各种能力中,自学能力尤为重要。怎样使学生在学校里学会学习,走向社会后能顺利地独立获得新知识,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计划、有层次培养自学能力。中学阶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已不容忽视。
  语文自学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综合的能力。其包括主动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完成自练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探求能力、不断创新能力等。
  语文自学能力主要是通过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来培养的。语文自学能力的训练过程应当与课堂语文教学的过程同步并相应重合。
  (一)在预习中培养语文自学能力
  预习即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的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自行理解课文,培养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同时也为以后教师的讲授打下基础。
  1、全册教材预习。一般安排在假期提前进行。让学生假期里通览教材,完成下列六方面的内容:①列出本册教材的生字表;②列出全册的生词表,包括解释;③文学常识整理;④全册教材的重点是什么,有多少个单元,各类文体的课文如何分布,汉语知识的内容及具体分布要明确;⑤要求背诵的篇目提前熟读识记;⑥对重点篇目写出评议3-4篇。通过对上述任务的完成,学生对下学期的学习任务就做到了心中有数,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2、单元预习。阅读“单元提示和单元篇章,以下内容:①明确单元内容,知识重点、能力训练点;②基本了解单元重点在各篇章中的具体落实;③通读单元课文,了解课后练习安排。这样,先对整个单元有了了解之后再分篇分课时学习,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把握各篇文章、各课时在单元体系中的位置,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3、单篇预习。这需要长期的有步骤地坚持进行,并养成习惯。对重点篇目的预习安排在课内进行更有效果。看、查、读、想、摘就是一种有步骤的预习方法,其他预习方法还很多,学生要选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运用。单篇预习必须逐步落实以下内容:①生字正音、记形、明义;②理解生词在文中的意思;③熟读课文,基本把握课文内容,初步理清层次、理清文脉;④简要思考课后练习,提出1-2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⑤摘抄积累妙词佳句。
  (二)在复习中培养语文自学能力
  复习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一个综合,概括的过程,达到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形成一定知识系统。复习也不是临考前才着手干的事情,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后复习、单元复习、阶段复习、期中复习以及自己写学习小结。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看书、分析综合、小结、记忆等复习方法,养成主动,随时复习的习惯。属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如语音、词义、文学常识,课文背诵等,必须切实掌握,达到识记。属课文分析方面的内容,注意归纳和理解,不必死记硬背。平时工夫做到家,测验考试就不再临时“抱佛脚”了。
  (三)在作文仿写中培养语文自学能力
  1、讲读课文前仿写,即在学生对课文进行认真预习后就仿写,这是对文章预习程度、学生把握课文情况的反映,也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反映。因为只有在基本理解课文,把握文章框架特点、语言风格等的情况下,才能仿写得出来,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求较高,教师在评价时标准不宜过高。
  2、讲读课文之后仿写,并不是单纯的照抄或机械的模仿,既要充分把握原文,又要有所突破。把握原文主要指把握文章写作特色,而对原文框架的机械模仿。仿写的过程也就是更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风格的过程,是在把握同类作文的一般写法。
  (四)在阅读中培养语文自学能力
  阅读是参加人数最多、最普遍的语文活动,它是联系课内和课外的纽带,开辟了与外界信息交流的广阔天地。
  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报刊图书,给学生提供比较宽裕的阅读时间,由教师提供一定的课堂时间和充分利用课外、节假日。教师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广泛地阅读大量的、各种类别的书籍。
  其次,阅读并非随便拿一本就读一本,要有选择性地阅读:首选与学生学习内容有关的,然后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另外有关新近科技信息、名人传记、文质兼美的文章等也是学生的选读范围。针对中学生有时不能恰当地把握选择尺度,教师可平时多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籍或篇目。
  其三,作为学生,阅读也是学习任务,不能仅当消遣而已。看完后一定要有所收获。①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②对阅读过的篇章书目作好简单记载:书名、作者、刊期、出版社、内容概括、自己的体会评价、摘录精彩句段或对自己有启发性的内容。总之,要养成“一读”必有“一记”的好习惯。
  另外,阅读中加强交流也很必要。学生通过交流,相互获取阅读信息,扩充了自己的阅读量。同时,在交流中相互比比谁的阅读效果好、数量多、形成竞争,营造深厚的阅读氛围。
  (五)语文自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结合本地、本校、本班学生实际(包括学生的学习环境、家庭状况、个人性格、能力水平等),拟定切实可行的恰当的培养方案。
  (二)培养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分层次,有目标地有序进行下去,坚持实施,形成常规。
  (三)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水平一开始不宜要求过高,不致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注意循序渐进。
  (四)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自学环境和机会,放开手脚,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五)加强培养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指导与检查中确保方案的具体落实,而非流于形式,对学生不能单纯求快,要把工作落到实处。
  (六)在自学能力的培养中还要注意一个与之同等重要的问题——加强学生自制能力的培养。因为自学,主要靠自觉,而中学生正处在过渡期,思维活跃,大脑自我抑制能力较低,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极易分散,所以教师在指导自学过程中,要经常施加外部压力,强化督促学生按要求自学,逐步形成语文自学能力。
  • 【发布时间】2022/5/22 10:38:51
  • 【点击频次】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