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家校合作

 

【作者】 宁雪叶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英才初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生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道德与法治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关系到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小学教育阶段必须将道德与法治培养纳入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之中。本文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常见的学习问题,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教育策略,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习惯进行论述。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家校合作;教育创新

  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养成,需要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都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影响,只有坚持维护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能力,才能实现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有效的家校合作,可以构建现代道德与法治教育共同体,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一、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
  在教学中强化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的革新,能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结合课程改革的具体动向,提高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将重点放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据此,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效果的快速提升。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和学生要明确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道德与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有力武器,只有学生和教师遵纪守法,懂法用法,才能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有了正确的道德教育,学生便能在成长的奠基阶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道德与法治的规范。同时,将道德培养与法治教育应用在小学阶段,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严谨的法治观念,可为道德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家校合作是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的路径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联结,可以提高学校教育的抗风险能力,强化联合性教育模式的效果。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家校共育模式需要得到教师与家长的重视。
  二、家校合作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
  开展家校合作,可以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探索科学的家校合作模式,可以构建一体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体系,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连贯性和针对性,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处于割裂的状态,教师和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制约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提升。有效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家校合作教学,能够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毋庸置疑,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学生面临的社会形势越来越复杂,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对道德与法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合作,能够进一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综合效果,将社会变化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使其适应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体系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教意味,学生的学习时效果不明显。这些不足使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严格遵循教育教学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理念的创新上缺乏主动性,尤其是部分教师忽视家校合作的有效性,不注重对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创新。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决定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追求和教学目标,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但由于许多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止步不前,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日渐落后。不同教师在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不注重教学理念的学习和更新就会导致课堂教学形式陈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道德与法治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学科,必须受到教师和学校的重视。一旦教师忽视教学理念的创新就会在整体上影响教育发展。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方式上,很多教师会采用说教的形式,这样会浪费个体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如此,不仅教学效果不明显,还会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当前,很多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兴趣低下,学习主动性不强。对于那些照本宣科的教师,学生更是明显呈现出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对教师教授的知识不感兴趣,对一些实践活动也不乐于参与。此外,有些教师会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气氛变得同其他学科一样紧张,这种高压的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两种情况的频繁出现,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忽视教学反思的及时性就会导致这些情况的恶化。在长期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会因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不好而感到疑惑和疲惫,这种情况就像一辆行驶的列车,教师作为车头,如何努力都没法带动班级里的所有学生。只有学生在学习中努力思考,积极互动,才能使这辆列车不断向前行驶,更好地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目标。
  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家校合作的策略
  (一)提升对家校合作的重视程度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相结合的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涵养学生的人格,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提升对家校合作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构建科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体系,提升综合教学效果。在道德与法治家校合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在理念上与家长保持一致,保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理念上相同,更好地提升教育效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更好地引导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更多的教育素材,提升家长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能力,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教学工作。再次,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新,探索多种道德与法治家校合作教学模式。比如,可以组织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亲子教育活动,组织家长和学生开展表演、亲子体育运动等,让家长和孩子在互动中提升认同感,更好地领会道德与法治的价值与意义,在校园内开展多元活动,可以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提升道德与法治综合学习效果。此外,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可以突破课堂、学校的限制,通过在课下组织家长和孩子观看纪录影片、教育影片等方式,提升学生和家长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也可以到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开展教育活动,这种具有趣味性的教育模式更能吸引家长、孩子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家校合作教育目标。
  • 【发布时间】2023/10/17 5:37:53
  • 【点击频次】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