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道德与法治课程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 杨春芬

【机构】 湖南省永兴县第三中学初中部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旨在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基于此,我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着力开发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以其丰厚的精神底蕴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助力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
  一、以红色精神为核心,建构本土文化教学资源库
  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最接近现实、最感性、最摸得着和看得到而又最为亲切的德育资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发本土文化资源,重在以鲜活的历史人物、可触摸的历史古迹、详实记载的历史事件等丰富教学素材,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切身体悟革命精神,为认同夯实基础。这要求我们全面梳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以精神为核心系统建构教学资源库。
  红色文化资源从广义上包含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抵御外侮和追求民族独立、为推翻反动统治和实现人民解放而在全国各地的革命斗争及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各类文化载体。狭义上则主要指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九十多年间,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所凝结而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
  从形式上,红色文化资源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红色文化资源含七类:一是原始文献档案与出版物,包括政策文件、革命报刊书籍,领袖的经典著作、书信和诗词,著名将帅、烈士及理论家的著作;二是革命旧址、战争遗址和先辈旧居;三是先辈遗物和革命实物;四是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特殊革命场所;五是人物传记、回忆录、红色访谈资料;六是各类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剧和文化产品;七是各类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和各类“微”信息资源。而无形红色文化资源则包括:一是代代相传的革命事迹和英雄人物故事;二是辈辈相传的红色歌曲、歌谣;三是各式精神资源,如半条被子精神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经过数十年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郴州现存各类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良好,整体呈现欣欣向荣之势。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以及全体人民重视弘扬红色文化、传递理想信念。郴州市各级部门加强联合,着力打造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维度发掘本土红色文化优势,循着“红色史迹点→红色路线→红色精神”由点及面地全方位打造郴州红色品牌文化。据此,我以红色精神为指引,建构“红色史迹点”“红色路线”教学资源库。
  其中,“红色史迹点”是纪念性场所或尚未开发利用遗迹的统称,其以郴州众多史迹点为依托,拓宽原有红色文化资源理念外延,挖掘散落在郴州各处的红色基因。“红色路线”指的是根据革命先辈围绕重大事件设计的丰富多样的红色参观学习路线,引领学生通过“寻”“访”“追”“思”等方式,将散布的史迹点加以整合,深化红色文化感悟,切身与革命先辈处于“同一境界”,从而深刻理解其“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红色精神”指的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多种革命精神,如半条被子精神、改革开放中敢为人先的精神等。教学着重从中找到与时代一致的契合点,深入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时代特征,厚积学生精神底蕴。
  二、创新学习方式,加深本土红色文化精神实践体悟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通过参观访问、现场观摩、研学旅行等方式走向社会,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我以精神为核心统领,将静态的“红色史迹点”“红色路线”开发为动态、多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资源,展开教学实践,引领学生深入体悟革命精神,为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观念奠定基础。
  再现重大事件情景的现场体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注重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增进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而本土红色资源正是学生身边的社会大课堂,我们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场所,带领学生走进“现场”展开学习与体验。如在“中国人,中国梦”(九年级下册)一课教学中,立足教材涉及的中共一大召开及阅读角补充的“一大”会址介绍,我带领学生走进学校附近的革命纪念馆,再现首次修订党的章程的历史、首次制定《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等重要史实,切身感悟革命情怀,烙下“家门口的红色记忆”。
  走近家乡英雄人物的故事讲述。我尝试开发郴州本地的场馆资源并整合红色影视资源等,以视听、参观为基础鼓励学生讲述红色故事,深入感悟革命精神。如以家乡地理位置寻找为引,鼓励学生深入家乡生活,了解家乡的语言、饮食、风俗等,提升对家乡的情感认同。在此基础上,借教材各行各业人物为家乡做出贡献的提示,让学生思考“家乡哪些人令你佩服呢?”自主探寻、讲述郴州英雄人物故事。学生通过场馆参观访问、资料整理等,深情讲述了永兴本土人物——开国功勋黄克诚的事迹:扎根郴州为革命事业奋斗,是刚正不阿、敢讲真话的第一人;坚持勇认为先,不肯徇私滥任,不收受任何礼金礼品,不为亲朋故旧说情,保持着廉洁朴素的作风。由此,学生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了深刻的领悟,自豪感和认同感油然而生。
  重走家乡红色路线的研学体悟。学校周边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红色资源是党史、新中国史和郴州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少年有梦”(七年级上册)教学中,我们依托本土红色资源,设计了“百年追梦,郴州之行”主题研学。如基于教材素材设计,包括湘南起义、黄克诚故居等,带领学生走进永兴烈士公园,全面了解先辈的历史贡献;走进桂东第一军规广场,探究历史事件现场,通过系列博物馆、纪念馆的红色研学,深化红色文化精神体悟。在此基础上,观看优秀电视电影片段,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长征》等,让学生自主选择、编剧,开展角色扮演,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以此,让学生切身体悟正是革命前辈的披荆斩棘、负重前行,换来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激发其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发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实践,赋予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和自豪感。
  • 【发布时间】2023/10/17 5:39:16
  • 【点击频次】129